姓 名:王凯
出生年月:1976.04
职称职务:教授、博导
专业方向:化学制药
Email: kaiwang@hubu.edu.cn
研究领域与兴趣:光动力抗肿瘤化合物的设计、合成与活性研究;新药开发、工艺流程设计、生产过程控制以及新药申报。
教育背景:
2005-2008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,有机化学,博士
2000-2003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,有机化学,硕士
1994-1998 武汉化工学院精化系,化学制药,学士
工作经历:
1998-2003 助理工程师、工程师,红桃开集团研究院
2003-2009 讲师(制药工程),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
2007-2008 博士交流,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
2010-2014 副教授(制药工程),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
2015-2017 教授(化学制药),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
2017-至今 教授(制药工程),28365bet
学术兼职:
中国注册药师、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二届药物化学与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委员、武汉药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、武汉药学会药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、武汉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(化学工程与技术)
主持项目与课题:
1. 馨正化学合成药(三合一)虚拟仿真平台,企业横向,2016。
2. 决奈达隆技术开发协议,企业横向,2016。
3. 新型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DNA、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,武汉市科技人才培育计划晨光计划项目(2015070404010190),2015。
4. 洛索洛芬原料项目,企业横向,2014。
5. 共轭体系双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光动力活性研究,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(D20141506),2014。
6. 医药及中间体产品开发及技术支持,企业横向,2013。
7. 丝氨酸系列产品深度开发及技术支持,企业横向,2012。
8. 帕瑞昔布钠等10个原料以及申报项目技术开发,企业横向, 2011。
9. 决奈达隆技术开发协议,企业横向,2011。
10. 抗癌医药中间体酰化表鬼臼毒素的研发,上海青浦区产学研合作发展资金项目,2011。
11. 6-甲氧基哒嗪-3-羧酸的合成工艺,企业横向,2011。
12. 紫杉烷类新型侧链的研发,上海市青浦区产学研合作项目,2010。
13. 两性(亲水/疏水)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、肿瘤细胞的光动力活性研究(20902071)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,2009。
14. 6-甲氧基哒嗪-3-羧酸的小试技术,企业横向项目,2009。
15. 左羟丙哌嗪原料药及其口服溶液剂的生产批文申报,企业横向项目,2007。
16. 9-DHB转化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,企业横向项目,2006年。
部分获奖与荣誉:
1.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构建标准化课程教学大纲,获得武汉药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(排1),2016年。
2. 6-甲氧基哒嗪-3-羧酸的合成工艺,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发明奖三等奖(排1),2015年。
3.指导的《健那绿B的合成及中放流程设计》(胡琪薇、汪宇航)获得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一等奖,2015年。
4.指导的作品《多功能原料车间设计》(吴雪荣等)获第四届“国药工程杯”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一等奖,2014年。
5.制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,获第二届中国化工教育科学研究论文二等奖(排名第2),中国化工教育协会, 2013年。
6.指导的《腺嘌呤的新工艺及中放流程设计》(黄芳)获湖北省第五届大学生化学(化工)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一等奖,2012年。
7.制药工程师素质培养的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,第七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(排7),2013年。
8. 三管齐下全面提升制药工程专业教学质量水平的研究与实践.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(排2),2017年.
代表性论文:
一、光动力活性研究
1. Si Yao, Yunman Zheng, Lijun Jiang, Chen Xie, Fengshou Wu*, Chi Huang*, Xiong Zhang, Ka-Leung Wong*, Zaoying Li, Kai Wang*. Methylene Violet 3RAX-Conjugated Porphyrin for Photodynamic Therapy: Synthesis, DNA Photocleavage, and Cell Study. RSC Advances, 2018, 8, 4472-4477.
2. Sizhe Zhu, Si Yao, Fengshou Wu*, Lijun Jiang, Ka-Leung Wong*, Ji Zhou, Kai Wang*. Platinated Porphyrin as a New Organelle and Nucleus Dual-targeted Photosensitizer for Photodynamic Therapy. Organic & Biomolecular Chemistry. 2017, 15(27),5764-5771.
3. Fengshou Wu*, Hongbo Tong, Kai Wang*, Xiulan Zhang, Jie Zhang*, Xunjin Zhu*, Wai-Kwok Wong. Mononuclear Copper (I) Bromide Complexes Chelated with Bis(pyrazol-1-ylmethyl)- pyridine Ligands: Structures, Electronic Properties and Solid State Photoluminescence.Journal of Luminescence, 2016, 177, 82-87.
4. Sizhe Zhu, Fengshou Wu, Kai Wang*, Yunman Zheng, Zaoying Li*, Xiulan Zhang, Wai-Kwok Wong*. Photocytotoxicity, cellular uptake and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amidinophenylporphyrins as potential photodynamic therapeutic agents: an in vitro cell study. Bioorganic &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, 2015, 25 (20), 4513-4517.
5. Kai Wang*, Shuai-Hua Song, Yun-Man Zheng, Zao-Ying Li*.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midinophenylporphyrins interacting with DNA by photo irradiation.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, 2013, 24 (11), 1011-1013.
6. Kai Wang, Chun T. Poon, Chun Y. Choi, Wai K. Wong*, Daniel W. J. Kwong*, Fa Q. Yu, Heng Zhang, Zao Y. Li*. Synthesis, Circular Dichroism, DNA Cleavage and Singlet Oxygen Photogeneration of 4-Amidinophenyl Porphyrins. Journal of Porphyrins and Phthalocyanines, 2012, 16 (1), 85-92.
7. Kai Wang*, Tian Li, Faquan Yu, Yunman Zheng, Wai-Kwok Wong*, Daniel W. J. Kwong, Zaoying Li*. Fluorescent Properties of the Amidinophenylporphyrins Interacting with DNA.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, 2012, 30 (3), 529-533.
8. Yun-Man Zheng, Kai Wang*, Tian Li, Xiu-Lan Zhang, Zao-Yin Li*. Synthesis, Singlet Oxygen Photogeneration and DNA Photocleavage of Porphyrins with Nitrogen Heterocycle Tails. Molecules, 2011, 16 (5), 3488-3498.
9. Kai Wang, Chun-Ting Poon, Wai-Kwok Wong, Wai-Yeung Wong, Daniel W. J. Kwong, Heng Zhang, Zao-Ying Li. Synthesis, Characterization, Singlet Oxygen Photogeneration, DNA Photocleavage and Two-Photon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Some (4-Cyanophenyl) porphyrins. European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, 2009, 7, 922-928.
10. Kai Wang, Lei Wu, Xiu Lan Zhang, Zao Ying Li.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metal porphyrin tailed with aspirin interacting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 congeries,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, 2007, 18(12), 1455-1459.
二、工艺路线与过程控制
1. 孙新宇, 周霁,吴风收, 王凯*. 奥拉西坦的合成.中国医药工业杂志, 2017, 48 (4), 503-505.
2. 吴风收, 胡越, 宋率华, 王凯*. 地尔硫卓中间体拆分副产物的外消旋化.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, 2015, 46 (8), 809-811.
3. 王凯,张雄,金琪,张秀兰,张珩. 拉科酰胺的合成.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, 2014, 45 (7), 603-605.
4. 王凯, 徐泽彬, 宋率华, 金琪. 帕瑞昔布的合成.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, 2013, 44 (12), 1207-1209.
5. 王凯, 宋率华, 金琪, 黄婷. 帕瑞昔布钠合成路线图解.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, 2013, 44 (8), 836-839.
6. 王凯, 黄婷, 黄芳, 葛燕丽, 张秀兰. 腺嘌呤的合成.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, 2012, 43 (8), 654-655, 661.
7. 王凯, 王玄, 葛燕丽, 张秀兰. 大麦芽碱的合成.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, 2011, 42 (8), 574-576.
8. 王凯, 符兆林, 贾涛, 张秀兰, 葛燕丽, 巨修练. 左沙丁胺醇盐酸盐的制备及其S-对映体的外消旋化. 中国药学杂志, 2007, 42(21), 145-146.
三、专业建设与改革
1. Ji Zhou, Kai Wang*, Xiulan Zhang, Cunwen Wang*.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eries and parallel: Integrat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l for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students based on criteria for accrediting engineering programs in China.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, 2018, 172, 4421-4434.
2. 王凯, 张秀兰, 张珩, 蒋尹华, 高有智, 侯敏, 古双喜. “三对接一促进式”制药类专业核心课程改革. 药学教育, 2017, 33 (1), 40-43.
3. 王凯, 张秀兰, 侯敏, 吴风收, 万春杰, 张珩, 蒋尹华.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构建标准化课程教学大纲. 化工高等教育, 2016, 5, 6-11.
4. 王凯,李琼,沈胜林,韩高军,张珩,万春杰. 制药类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. 大学教育, 2015, 12, 135-138.
授权专利:
1.王凯, 孙新宇, 朱思哲, 杨柯, 吴风收, 张秀兰. 一种4-巯基-1-丁醇的合成工艺. 发明专利, ZL201510180522.9, 2017-01-11.
2.王凯, 宋率华, 喻发全, 张珩, 张秀兰, 刘子维. 地尔硫卓中间体副产物L-cis-内酰胺的回收工艺. ZL201410037598.1, 2016-02-24.
3.王凯, 金琪, 宋率华, 马云峰, 郭嘉, 张秀兰, 张珩. 拉科酰胺的合成工艺. 发明专利, ZL201310207390.5, 2015-03-11.
4.王凯, 金琪, 喻发全, 张珩, 池汝安, 黄婷, 张秀兰, 万春杰. 一种健那绿B的合成工艺. 发明专利, ZL 201210047336.4. 2014-04-30.
5.王凯, 陈长潭, 易安茂. 一种制备帕瑞昔布钠的方法. 发明专利, ZL 201110325186.4. 2013-08-07.
6.王凯, 王平. 一种制备2, 2-二异丙基丙腈的方法. 发明专利, ZL201110037997.4. 2013-09-11.
7.王凯, 黄婷, 符兆林. α-溴代肉桂醛的制备工艺. 发明专利, ZL201010251335.2. 2013-06-19.
8.王凯, 池汝安, 郭嘉, 张珩, 符兆林, 张秀兰, 黄婷. 一种腺嘌呤的制备方法. 发明专利, ZL 201110004913.7, 2012-11-28.
9.王凯, 陈达. 6-甲氧基哒嗪-3-羧酸的合成工艺. 发明专利, ZL 200910061173.3. 2012-07-25.
10.王凯, 陈达. 6-甲氧基哒嗪-3-羧酸的合成工艺. 发明专利,ZL 200910061172.9. 2010-12-29.
教材:
1. 赵临襄主编. 《化学制药工艺学》(第四版),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 本人编委。
2. 赵临襄,赵广荣主编. 《制药工艺学》,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4。本人副主编。
3. 张珩主编.《制药工程工艺设计》(第二版),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13。本人编委。
4. 张珩,万春杰主编. 《药物制剂过程装备与工程设计》,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12。本人编委。
5. 张珩,王存文主编. 《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》,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8。本人编委。
6. 张珩,杨艺虹主编.《绿色制药技术》,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06。本人编委。
7. 张珩主编.《制药工程工艺设计》(高等学校教材),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06。本人编委。